来源:东方城乡报
近年来,上海市金山区以做大做强区域特色农产品为突破口,积极推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其中,金山区廊下镇发挥食用菌生产特色打造的蘑菇小镇,已成为沪郊小有名气的蘑菇产地,以上海联中食用菌合作社为主阵地的蘑菇王国已显雏形。
2019年,联中合作社的双孢蘑菇年产量达6000吨,占上海市生产总量的65%,为廊下镇建设蘑菇小镇打下坚实基础。
在联中的现代化菇房,满眼都是白白胖胖的双孢蘑菇,格外惹人喜爱。每天早晨,新鲜采摘的联中蘑菇,通过超市、电商、批发商等渠道,源源不断地被送往上海市民的餐桌。
2012年,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从荷兰引进蘑菇种植技术。洋技术虽然先进,但也遭遇了水土不服:荷兰以麦秸秆为原料种植双孢蘑菇,而上海以种植水稻为主,哪来这么多小麦秸秆进行工厂化生产?合作社负责人陈林根与上海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一起改造蘑菇培养料的设备工艺和技术,花费了不少力气才攻克了这个难题,洁白的双孢蘑菇最终长在了水稻秸秆上。
令人惊喜的是,以水稻秸秆和牛粪为原料的蘑菇培养料大大提高了蘑菇产量,同时,对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有效解决了秸秆焚烧和畜禽粪便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传统的蘑菇种植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蘑菇产量也从每平方米年产量9公斤跃升到400公斤。一年一季的种植采收周期变为月月种、天天采。联中合作社一举成为江南地区技术含量较高,栽培规模较大,产、供、销渠道较完善的智能化双孢蘑菇栽培基地。
目前,联中合作社正在建设二期项目,主要包括双孢蘑菇培养料三次发酵隧道、现代化菇房,预计于2021年底建成。二期项目投产后,只干一件事:生产蘑菇料,再配套种植技术给周边的菇农,进一步强化龙头辐射带动作用。
据介绍,二期项目预计年产三次发酵料4万吨、鲜食双孢蘑菇1万吨的生产规模。每年可消耗秸杆6万吨、畜粪4万吨,产后转化有机肥10万吨,增加就业180人。
在长三角一体化及长三角田园五镇的发展体系中,联中合作社的辐射带动效应将进一步扩大。陈林根说,要让联中的种菇技术走出金山区、走出上海市,走向长三角,大力推广食用菌产业化种植,实现食用菌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点击动图了解供应商信息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