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品种是高产的物质基础,瓶栽和袋栽使用的是同样的品种。日本育种企业走在前列,培育出一批优良品种,我国的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坚持育种工作,育出了白玉菇品种“Finc-W-247”。
蟹味菇常用品种
Oh-494
(1)来源:日本株式会社大木町食用菌菌种研究所。
(2)品种特性:菌丝洁白,呈绒毛状,爬壁能力较强;培养期间菌丝白且强壮,后期有菌索出现,菌丝转黄;菇盖半球形,球体1/2状态。黄褐色,有大理石浮雕状花纹,菇帽颜色整体接近。菇帽半开伞时,菇帽边沿白色,菇帽边沿较薄,菇盖直径1.2~2.5cm;菇柄颜色白色带灰,实心,靠近菌盖部分密度大,下部密度小,中心呈海绵状;菇蕾较多,密集型;着生方式为丛生,下部分集结成簇,连接部分长1.5~2cm;柄长12~14cm。
NN-12
(1)来源:日本农协。
(2)品种特性:菌丝洁白,呈绒毛状,发菌较整齐,爬壁能力较强;发菌后期有菌索出现且很浓;菇盖半球形,球体1/2状态。黄褐色,有大理石浮雕状花纹,中央深、外围浅。最外缘白色,边缘白带上有竖直方向条纹,菇盖直径1.2~3cm;菇柄颜色上灰下白,实心,靠近菌盖部分密度大,下部密度小,中心呈海绵状;菇蕾较多,密集型;着生方式为丛生,下部分集结成簇,连接部分长3~4cm;柄长7.5~8.5cm。
白玉菇/海鲜菇
W-155
(1)来源:日本株式会社大木町食用菌菌种研究所。
(2)品种特性:菌丝白,呈绒毛状,爬壁能力一般;培养萌发强,发菌后期有菌索出现且很浓;菇盖半球形,球体1/2状态,直径1.2~2.3cm,菇帽白色,略带黄,菇帽有少量鱼鳞状斑纹;菇柄颜色白色,实心,靠近菌盖部分密度大,下部密度小,中心呈海绵状;菇蕾较多,密集型;着生方式为丛生,下部分集结成簇,连接部分长1.5~2cm;柄长13~15cm。
Finc-W-247
(1)来源: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品种特性:气生菌丝发达,密度一般;菌盖直径为1.8cm±0.44cm,断面呈圆山型,通体雪白,肉厚,斑纹清晰,中央分布,无龟裂;菌褶雪白、笔直排列;孢子印颜色为白色;菌柄长度为6.8cm±0.93cm,中粗、雪白、无毛,与菌盖连接略偏生;单株之间以及单株内单根子实体之间的外观均一度高,瘤盖菇出现率低,对培养基适性强。
白1号菌
(1)来源:日本北斗株式会社。
(2)品种特性:菌丝较浓密,生长顶端扩展整齐,绒毛状;基内菌丝生长速度快于气生菌丝,爬壁能力较强;发菌过程无菌索出现;菇盖半球形,球体1/2状态,颜色洁白有光泽,有大理石浮雕状花纹,菇盖直径1.2~3cm;菇柄颜色白色,实心,中心呈海绵状;蕾多,着生方式为丛生,下部分集结成簇,连接部分长2~3cm;柄长5.5~7.5cm。
本文内容选编自《画说真姬菇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10月第1版,2020年10月第1次印刷,李玉、杨仁智、郑雪平主编,责任编辑于建慧。
图书推荐:于建慧
选题:侯丹丹 设计:侯丹丹 核定:刘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