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
    15269955188
  • 销售经理
    17353918916

一朵香菇背后:为育种每年配制上万个组合,助力脱贫攻坚

转自:侍佳妮

一部热播电视剧《山海情》,让许多观众记住了“香菇扶贫”。香菇是我国的大宗食用菌,其味鲜美,营养丰富。将科技与扶贫相结合,谱写了食用菌发展历史中的一段佳话。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广袤神州遍地种植的香菇之中,其实有不少“诞生”于上海,最终飞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2021年,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谭琦研究员研究团队牵头完成的“香菇种质创新和系列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世界第二大香菇种质资源保藏库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孕育新品种离不开“博采众长”。谭琦介绍,1986年,经农业农村部批准,上海市农科院成立了我国最早专门从事食用菌种质保藏的“农业微生物中心上海食用菌分中心”,80年代末就开始用液氮保存食用菌种质资源。经过多年努力,建成规模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香菇种质资源保藏库。

“目前资源库保藏香菇种质超过11000多份,保藏时间最长的材料在液氮中保存已经超35年。”谭琦说,资源库主要以超低温液氮保藏及常规4摄氏度保藏为主,主保藏库位于奉浦院区,有两个液氮罐(每罐可保存13200 管)和一个冷库。在华漕院区建有备份库,有两个液氮罐。

创新技术选育优良新品种

在众多种质资源的基础上,谭琦团队创建异源细胞质等育种新技术,选育出“申香215”等5个适合不同气候条件、栽培模式及市场需求的新品种,推动香菇品种的更新换代。那么异源细胞质育种是什么技术?

“一般菌种的种性由细胞核和细胞质这两个来源的遗传物质决定。”谭琦介绍,以往,香菇育种领域针对细胞核的遗传育种较多,而针对细胞质的育种尚未报道。“我们在研究中发现,通过原生质体制备、线粒体DNA分子标记等技术,将野生来源的香菇细胞质替换掉‘申香215’等品种的原有细胞质后,可以明显改善原有品种的子实体大小和抗逆性,是一种新的育种途径。”

谭琦提到的“申香215”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于2014年选育出的中高温型、长菌龄优质新品种。其外观特征为子实体单生,菇型圆整;菌盖浅棕色,菇型等级为大型,菌肉结实,菌盖纵切面顶端呈平形;鳞片白色,中等大小,分布在菌盖周边;菌柄上粗下细,属于中等长度;表面有纤毛;菌褶排列规则,为平形,偶尔有波状。

“申香215”最主要优势是比其亲本L808抗逆性好,菌丝耐高温能力强,越夏安全。菌龄100-110天,较L808短10-20天,可用以秋栽冬收栽培模式,适应性强,产量稳定,适合在全国范围内用于香菇代料栽培。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只美味可口的香菇背后,往往隐藏着研究人员的多年心血。“选育一个新品种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每年都要配制上万个组合。”谭琦说,对有苗头的组合要多年多点进行试验,从小试到中试,再到大试、示范,最后才会推广应用。选育一个好品种至少要6、7年的时间,让菇农能够广泛接受要经历十来年的时间。

积极改进香菇栽培技术

过去说起香菇栽培,会令人联想到温暖湿润的南方。随着我国香菇栽培的主产区从南方向干燥的北方和西北转移,如何在香菇菌棒出菇阶段提供一个“内湿外干”的环境,是优质香菇生产的关键。原有的栽培技术主要依靠对外套塑料袋的人工割口出菇,极耗人工,生产规模无法有效扩大。

而谭琦团队在原有聚乙烯栽培袋内,增加一只经过特殊处理的、塑料降解改性保水膜(袋),形成双层袋栽培。菌丝经过培养、发育至生理成熟后,揭去菌棒外层聚乙烯栽培袋,内层保水膜(袋)则附着在菌棒表面,与其自然菌皮有机融合,既保湿又透气。

如此一来,菇蕾能够顶破保水膜,不需人工割口,每段菌棒可节省工时费25%-30%,同时消除了对幼菇的物理伤害,减少子实体畸形,提高香菇成品优良率。该专利技术最初应用于花菇栽培中,近年来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多个产区的鲜菇生产,成为我国香菇生产地域和规模迅速扩大的关键技术。

助力脱贫攻坚

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一朵小小的香菇,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做出了馥郁馨香的贡献。卢氏县的香菇工厂化转型,是谭琦团队近几年将香菇种植与扶贫成功结合的典型案例。

河南省卢氏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自2017年与河南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以来,团队长期派驻1-2名科技人员驻厂指导,为公司提供从厂房设计、设备选型、菌种到出菇管理的全方位技术指导,有效支撑了公司的发展。

河南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用香菇产业项目扶贫,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综合园区扶贫,公司吸纳了当地农民工125人,其中贫困户67人,共计发放贫困户工资99.78万元。二是基地扶贫,公司提供”五统一”服务——统一提供生产设施、统一提供菌棒、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承担水电费、统一回收产品。

公司采取“公司 合作社 农户”利益链接模式,运营分布于乡镇的出菇基地,菇农组成合作社,合作社招收贫困户入社,金海公司和合作社签订香菇出菇管理协议,带动合作社40个,带动基地建档立卡贫困户577户,发放贫困户工资576.82万元。整个企业644户贫困户共发放工资676.60万元,贫困户人均发放工资10506元,远远超出了脱贫标准。

据悉,该项目主要参与单位包括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御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永大菌业有限公司。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新春走基层丨陕西农民的致富经:“小”菌菇“大”产业
« 上一篇 2024年5月19日 上午7:49
新春走基层|兰陵富田村的致富“菇”事,食用菌住进“空调房”
下一篇 » 2024年5月19日 上午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