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
    15269955188
  • 销售经理
    17353918916

【乡村振兴】突泉县:方寸之地做文章 小庭院里发大财

突泉微讯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近年来,突泉县结合实际,以打造庭院经济建设为突破口,拓宽农民致富门路,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走进突泉镇城郊村王爱国家的设施农业大棚里,整整齐齐的红砖上摆满了平菇菌棒,一簇簇平菇从菌棒上钻出,王爱国正在熟练地采摘平菇。

“我们种植的新品种平菇个大、肉厚、质地饱满、口感好,人们都喜欢吃。现在每天的产量在100斤左右,采用线上 线下的销售模式,线下主要供应各大蔬菜批发点和超市,丰富县内蔬菜市场,线上通过微信群网上直销不愁卖,这一棚的平菇就可以收入10多万元,效益相当不错。”自从大棚里种上平菇,王爱国从早到晚忙个不停。

以前王爱国种植蘑菇一直靠经验摸索,现在通过政策的扶持安装上了智慧农业设施,蘑菇大棚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管护,在手机上就能进行控制,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解决了大棚管理难题,更重要的是这些“智慧大脑”为他带来更多的便利,也让王爱国增加了平菇种植的信心。

“大棚种植平菇效益挺好,下一步,我准备在村里成立平菇种植专业合作社,把种植技术手把手地教给村里想从事平菇种植的村民,大伙儿一块学习,加入进来,形成平菇产业链,让全村的村民都富起来。”王爱国介绍说。

此时,学田乡洪泉村村民郭立凤也在自家庭院里的羊圈忙碌着,天刚蒙蒙亮,郭立凤就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给羊搅拌草料、收拾羊圈,把羊圈里的几十只羊照顾好是她每天的头等大事。

“这几天有的羊有点咳嗽,所以我一早就起来查看下情况,给他们吃点药,养羊可是个细心活,一点也不能马虎。”郭立凤说。

郭立凤今年45岁,2021年开始养殖肉羊,别看她年龄小,短短三年时间里她已经成为洪泉村有名的养殖大户。刚开始养羊的她并非一帆风顺,因为毫无养殖经验在创业第一年她就被浇了一盆冷水。“本以为养羊没啥难的,结果因为传统的养殖模式、疾病防疫也跟不上,头一年就亏损了。”郭立凤指着羊圈里的羊说。

老路走不通,郭立凤只能到周边的大型养殖场“取经”,学习饲料配比、提高羊的抵抗力。这几年经过不断的繁育发展,她家的羊已经达到了80余只。

“我家现在养殖了80只羊,平时用玉米秸秆、花生秧、混合草料一起饲养,大大节省了养殖成本。基本养殖到50斤左右就可以出栏售卖,每年收入6万多元。现在庭院经济扶持政策也好,庭院养殖还有资金扶持,明年准备再养点多挣点钱。”郭立凤说。

小小庭院,美了乡村,富了群众。如今,洪泉村近40%的村民从事着与肉羊养殖相关的产业。肉羊养殖已成为洪泉村农民的主导产业,羊产业带火了小庭院,也带富了一村人。

王爱国与郭立凤只是突泉县村民通过发展庭院经济增收致富的缩影。方寸之地做文章,小庭院里发大财。2023年,突泉县制定了《突泉县农户庭院经济奖补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突泉县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奖补方案》《突泉县2022—2023年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奖补目录》,投入资金1405万元,培育庭院经济示范村26个,通过推广肉牛、肉羊、羊肚菌、赤松茸、水果玉米、订单圆葱、大榛子 中草药、紫皮蒜 秋白菜等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带动群众稳产增收。截至目前,突泉县共发展庭院经济经营户4万余户,占全县农户的90%,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2024年,突泉县将继续以“产业发展”作为抓手,准确挖掘自身资源优势,以发展“庭院经济”为抓手,积极引导村民围绕“家”字做文章,探索小菜园、小田园、小养殖发展为主的农村庭院经济,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形成各具特色的庭院经济发展模式。

县融媒体中心/王昊宇

原标题:《【乡村振兴】突泉县:方寸之地做文章 小庭院里发大财》

乡村振兴|返乡乡贤创业种蘑菇 圆了“田园致富梦”
« 上一篇 2024年4月10日 下午11:20
甘肃农民方志海:蘑菇种出致富路
下一篇 » 2024年4月10日 下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