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
    15269955188
  • 销售经理
    17353918916

“蘑菇先生”杨祝良

“蘑菇先生”杨祝良(供图)

羊肚菌(供图)

他,专注真菌研究30余年,已发现4个新亚科、21个新属、260余个新种;他,为大型真菌绘制族谱,通过编纂书籍、制作宣传挂图等方式帮助人们提高防范能力,降低云南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起数、中毒和死亡人数;他是大家心中的“蘑菇先生”,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杨祝良。

中国是羊肚菌科物种的世界分布中心,形状看似相同的羊肚菌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看却有30多个不同物种。曾经,杨祝良团队前后10多年只要出差就在全国各地采集菌株,并在基因层面揭示了羊肚菌退化的原理。

虽然研究蘑菇是一项偏冷门的学科,但杨祝良却从不觉得自己是在“坐冷板凳”。期间,为了搜集科研材料,杨祝良曾和同事跑遍山山水水;为了早点获得科研成果,过年期间杨祝良也会去“泡”实验室。在杨祝良看来,研究大型真菌既有很强的科研价值,又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杨祝良团队选育获得20余个羊肚菌高产核心种质,解决羊肚菌栽培产量不稳问题的同时还提出标准化种植和管理新技术,创造性提出“春播夏收”、“夏播秋收”和“秋播冬收”等种植新模式,实现羊肚菌四季高效种植。

期间,为了让云南贡山县实现产业脱贫致富目标,杨祝良团队教会独龙族、怒族40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1170亩羊肚菌,通过种植羊肚菌贫困百姓逐步走上致富之路。“扶贫与科研,正如实践与科研,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杨祝良说。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云南山区和半山区出现100多起“不明原因猝死”,一直没有找到原因;民间生出各种谣言甚至迷信的说法。中国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联系到杨祝良,并通过与国内多学科、多个研究团队联合攻关,最终发现事件背后的元凶之一是毒沟褶菌。于是,除了撰写科研论文,杨祝良还和同事们编写了科普宣传册,教当地人掌握这些毒菌的特点,远离它们。

在杨祝良看来,科普有时候比科研论文更重要,科普活动虽没法申请项目,也无助于职称晋升,但科普也是科学家的重要工作。为帮助大众区分可食用和有毒的鹅膏菌,2015年杨祝良团队出版了《中国鹅膏科真菌图志》。

平日里,杨祝良最喜欢别人叫他“蘑菇先生”,在他看来这个名称特别准确,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人。(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仙人掌栽培管理技术
« 上一篇 2024年3月16日 上午12:04
这种“中国蘑菇”,肉厚肥大,爽滑嫩口,是我国出口的重要农产品
下一篇 » 2024年3月16日 上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