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六、七月份雨后的凌晨,在沛县鹿楼大沙河畔的槐树林里,空气中弥漫着清新气息,一束束光柱在树底下扫射,一群人打着手电筒像是在寻宝。
嗯,确实是在寻宝,这里的野蘑菇味道鲜美,每公斤能卖1.5元,一人一个凌晨能采50公斤,这在当时———1990年,一份相当诱人的收入。
在寻宝大军中,有一个身材瘦小的小伙子,他叫李加祥,30年后,他成了沛县远近闻名的食用菌专家。谈及往事,他沉浸在“寻宝”的喜悦中:“必须要在凌晨三点半前把这些宝贝一网打尽,过了这个点,蘑菇长了菌蛆虫就不值钱了。”
工作人员在菌室内装菌包
◆采蘑菇的小伙子努力探索食用菌种植技术
“高中上了一年,上不起了,我去了东北建筑工地打工。”今年51岁的李加祥是鹿楼镇鹿韩庄村人,家里几代人都是农民,父母生了六个孩子,他排行老四。
那是1989年的秋天,身材瘦小的李加祥在东北的建筑工地搬了几个月的砖头,实在坚持不了,被迫回到家乡。
为了挣几个钱,他和同村的几个人经常到附近的大沙河林场拾野生蘑菇。父母给了李加祥一个瘦小的身体,可是命运却为他打开了另一扇成功的大门……
只不过,成功的大门都是给乐于求新、敢于求变的人打开的———明明可以靠大自然的恩赐,白白捡点蘑菇,挣点小钱,过好小日子,他却选择了种植蘑菇;明明可以按部就班种植蘑菇,他却选择了产业链的最顶端,研发、出售菌种。
李加祥看到了食用菌的大好“钱”景,就不满足于捡捡拾拾,毕竟采蘑菇要靠“天”吃饭,在季节和气候面前,“天”有时是靠不住的。
李加祥于是便承包了几亩地,他从槐树林里采了菌种,积极参加各类技术培训班,努力探索食用菌种植技术。
万事开头难,第一次做了2000多个菌包无一成功!灭菌、接种等技术不到位,酸碱度须达到6.5—7度之间才能存活,这些种植技术需要反复试验才能熟练掌握。
后来,他通过多次考察学习、反复试验,次年蘑菇种植技术取得成效,收益颇丰。他带领合作社与农科部门食用菌驯化与栽培研究团队合作,持续开展了羊肚耳、榆蘑、猴脑菌和毛木耳等优良新品种的引进和适栽试验。
李加祥栽培的菌包
◆聘请食用菌专家集中精力培育菌种
1995年秋季,李加祥自己开发种植的十多吨野生猴头菌取得了收获。他与南京一家公司合作拓展销售,双方协商后他决定不签合作协议,期待卖出更好的价钱。果然,当年丰厚的销售收入让李加祥尝到了甜头。
但是,第二年也让他像坐过山车一样很快遇到人生以来最大的挫折。1996年,他仍然与那家公司合作销售,因为没签任何书面协议,客户不认他的货。当年的二十吨猴头菌滞销,一年前挣的钱又扔了出去。
“做人做事要讲诚信!”这个挫折让他终身难忘,之后他很快调整状态,要求自己规范经营,眼光看长远。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中国古时候最朴素的哲理。
靠种植起家的李加祥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意识到,单靠自己一家种植,是有局限性的,规模是有限的。于是,他决定不再种植食用菌,而是把精力集中到菌种生产上来。
他打了个比方,如果他生产的菌种是“1”,那么卖给合作农户后,就会变成“30”。
李加祥聘请了食用菌研究所专家,并以县、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依托,对种植大户、技术骨干进行重点技术培训,然后由大户和技术骨干再面对面、手把手地教给普通农户。
走进李加祥的徐州硕讯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菌室,只见工作人员有的在装菌包,有的在接菌,到处一派忙碌的景象。
在一个菌棚里,看到外墙上依次挂着几个显示着温度、湿度的控制箱。李加祥打开其中一扇十多厘米厚的大门,冷空气扑面而来,室内的排风扇瞬时自动开启。
“每个出菌室都由一个单独的控制箱进行自动化控制,箱上标有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其中固定不变的数字是我们设定的促进食用菌生长的最佳数据,另一列变化着的数字则是现在出菌室内实时的数据。”李加祥指着控制箱说。
改良后的木耳菌长成猴脑状
◆带动全村120多人种植蘑菇致富
今年55岁的李冬梅是硕讯公司的一名女工,她的主要工作是详细记下育种棚的数据。除了在公司打工,她自己也尝试种食用菌,她告诉记者:“有合作社帮着提供菌包、育菇和销售,自己种植食用菌的底气更足了。”
如今在鹿韩庄村,许多像李冬梅一样的种植户成了致富榜样,部分村民靠种植食用菌日子越过越红火。
三十多年的打拼,李加祥最骄傲的事情是,不仅自己富了,还带动了全村120多人种植蘑菇致富。
李加祥将为自己栽培的菌包注册商标,并搭建试生产平台和标准化种植基地,进一步引导菌农进行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种植,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他成立的网络食用菌万全店进行线上线下综合性展览、销售,年销售5000万元。
说起最近培育成功的猴脑菌,李加祥一脸的自豪,这是他30年的职业生涯中,最值得骄傲的作品。他在无数次的木耳品种改良试验中,木耳的菌种发生了基因突变,愣是长成了猴脑的样子!经过化验,没有任何安全问题,下锅一炒,味道鲜美,口感超好。是的,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只有坚持,意想不到的成果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