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晓波 通讯员 沈成卓)时下,台江县施洞镇巴拉河食用菌产业项目基地一派繁忙。一面是技术员忙着为菌棒注水,一面是工人抢时机采摘鲜菇。最近气温回升,鲜菇产量上涨,昨天我们采摘了大概有差不多1500多斤。基地负责人何春文介绍道。
2019年,施洞镇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实施巴拉河食用菌产业项目,完成建设标准化大棚79个、冷库1个,占地面积36亩,通过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模式运行,2019年10月上架食用菌棒26万棒,当年香菇稳定产出,实现分红48万元,其中32万项目分红覆盖施洞镇建档立卡贫困户400户,户均增收800元。
巴拉河村贫困户龙荣发是项目的直接受益者之一。患有长期慢性病的他无法外出务工,一家人就靠着女儿外出务工维持生计,生活状况颇为艰难。好在有了这个项目,去年就给我分红了600多,我和老伴在这里打菇,两个人一天能有200元的收入,特别好!龙荣发一边采菇一边笑道。
台江县方召镇食用菌棒厂,20多名工人忙着装菌料,又马不停蹄地将菌棒送到各个大棚、各个点摆放。
该县积极推进一县一业发展食用菌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在方召镇167个食用菌大棚、3个林下食用菌基地里,一个个菌棒上小菌子的伞骨朵儿已初现。近年来,方召镇积极推进食用菌项目,镇级建设食用菌棒工厂,村级成立合作社承接菌棒种植,确保项目利益联结全覆盖。2019年,食用菌棒产量40万棒,项目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273户,户均项目分红400元以上,同时项目创造就业岗位23个,吸纳13名贫困户就近就业,人年均增收26400元以上。
近年来,台江县深化农业产业八要素,统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面调减低效作物种植,引进龙头企业,推进三变改革,推动企业、校园等产销精准对接,积极搭建电商平台,推动农特产品黔货出山,探索建立健全龙头企业 合作社 十户一体 贫困户公司 合作社 农户机制利益联结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共享产业发展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