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拍摄制作:毕力格 包宝音德力格尔
6月14日,兴安盟扎赉特旗阿尔本格勒镇瑞秋农牧专业合作社黑木耳种植基地50栋大棚内,一串串菌棒像糖葫芦一样被直直地吊着,黑黝黝的木耳争先恐后地钻出菌包。村民们兴高采烈地采摘着黑黝黝、肉嘟嘟的木耳,大棚内不时传出阵阵爽朗的笑声。
村民王顺在采摘黑木耳。包宝音德力格尔摄
村民赵国军和媳妇儿穿梭在一串串菌棒之间,娴熟地采摘着木耳。自从我种植黑木耳,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娶上了媳妇当上了爸爸。他笑呵呵地说,今年种植了4栋大棚8万个菌棒,预计年收入能达到20万元。
对赵国军来说,成功脱单源于脱贫,能娶上媳妇当上爸爸,更源于小小的黑木耳。几年前,赵国军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当头,难谈幸福,更难找媳妇。在扎赉特旗瑞秋农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和平的带领下,种起了黑木耳菌棒,第一年种植6000棒,收入2万多元。尝到甜头后,他扩大种植规模,不仅成功脱了贫,还利用挣到的钱买的7头牛现在发展到14头
村民赵国军在采摘黑木耳。包宝音德力格尔摄
家门口有了产业,我啥都不愁,这不,刚在嘎查选了址,准备把新房子建起来。赵国军说,从因为贫穷年纪轻轻就住幸福院,到靠自己劳动赚钱盖房子,感觉生活越过越有盼头!
黑木耳产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带动增收的能量很大,瑞秋农牧专业合作社已经带动珠日根嘎查86户脱贫户过上了好日子。阿尔本格勒镇党委书记伊全说。
阿尔本格勒镇是扎赉特旗黑木耳产业的发源地。近年来,该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通过统一摆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分散采收,推进黑木耳产业走上产业化、规模化、合作化路子,达到了年种植菌棒150万棒的规模,带动起周边毗邻巴达尔胡、好力保等乡镇农民发展黑木耳产业。
晾晒黑木耳。毕力格摄
眼下,一串串一排排的木耳菌棒成为阿尔本格勒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大做强黑木耳产业,做好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该镇每年给种植黑木耳菌棒的脱贫户每个菌棒补助1元,一般户补助0.5元的方式加以强势推进,让黑木耳种植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黑木耳产业中来,你看,这是巴达尔胡镇的种植户在‘黑木耳产业’群里发来的技术咨询。马和平迫不及待地边向记者展示聊天记录边说。在马和平的带动下,巴达尔胡镇今年有44户种植黑木耳。
晾晒黑木耳。毕力格摄
几年里,瑞秋合作社逐渐扩大规模,种植大棚由原来的16栋增加到如今的50栋,菌棒也由原来的120万棒增加到150万棒。2019年,合作社还成功注册了瑞秋耳绿色品牌。
采摘着钻出菌包的一朵朵黑黝黝的木耳,珠日根嘎查村民王顺笑开了花:今年气温低,木耳长得好,又是一个丰收年!我种了2万棒,就等收钱了。作为黑木耳产业的直接受益者,几年来,王顺和妻子除了自己种植黑木耳,还在合作社常年务工,各项收入加起来近10万元
采摘木耳。毕力格摄
有党的好政策和合作社帮助,收入一年比一年多,心里别提多舒坦了。王顺说,以前外出打工,又累收入还不高,一年下来也攒不了多少钱。这几年,看到村里越来越多的人都选择留在家里发展黑木耳产业,他也毫不犹豫地加入进来,靠种植木耳和在合作社打工,把儿子和姑娘培养成大学生,现在都在外地当上了干部,有了稳定的工作。
瑞秋农牧专业合作社木耳产业园。
家门口有产业,把孩子培养成材,腰包越来越鼓,王顺夫妻二人的小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
像他们夫妇这样既在合作社打工又自己种植黑木耳的户已经达到48户,在合作社每人每年工资收入平均达到1.4万元。合作社理事长马和平说。
产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产业成为合作社带领村民开启小康之门的金钥匙。目前,瑞秋农牧专业合作已被确定为国家级就业示范基地,产品走向了全国各地。小小黑木耳,也一路陪着村民踏上脱贫致富、振兴乡村的新征程。
赵国军在采摘黑木耳。
记者:胡日查 高敏娜 格格 武跟兄
编辑:云夏阳
校对:乌旗
声明: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