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
    15269955188
  • 销售经理
    17353918916

吃了食用菌却险些丧命!原来是它被“下了毒”……

每年6到8月份,

各种野味菌类上市,

让不少吃货心痒痒,

然而,却有人因贪嘴而中毒……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在3天的时间里共抢救了11名蘑菇中毒的患者,年纪大的有80岁,最小的只有4岁。

(广州日报)

家住广东省广州市太平镇的钟先生说,前几天他特意起了个大早,专程去野地挖荔枝菌。没想到中午时分,当全家人享用后,却陆续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所幸就医及时,经过催吐、补液、严密观察等一系列处理,没有酿成悲剧。

(广州日报)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李翠珍主任表示,根据钟先生一家的情况判断,他们误食的毒蘑菇可能为广东常见中毒菌属铅绿褶菇,食用后表现以胃肠炎型症状为主。

明明吃的是无毒的荔枝菌,

怎么会成铅绿褶菇中毒?

李翠珍说:荔枝菌也不能确保安全,如果周围有毒蘑菇,有毒的菌落随风或者其他因素四处飘散,可能会混杂在食用菌中,在其中生长扎根,被污染的食用菌就有了毒性。

蘑菇中毒

严重的致死率高达80%

不同类型的野生菌中毒有很多不同的症状。其中引起神经-精神型反应的毒素有多种,有些毒素可引起类似吸毒的致幻作用。

如俗名红见手的褐黄牛肝菌,吃了以后会先出现头昏、恶心、呕吐症状,然后有烦躁、幻听、幻觉、妄语等怪异行为,少数人还有迫害妄想,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甚至出现自伤及伤害他人的行为。

此外,蘑菇中毒还表现为:

急性恶心、呕吐等的胃肠炎型,严重者会出现吐血、昏迷以及脏器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急性贫血、血红蛋白尿、肝大及脾大等的溶血型,严重者脉弱、抽搐、幻觉及嗜睡,可能因肝脏、肾脏严重受损及心力衰竭而导致死亡。

而肝脏损害型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可高达60%~80%。

需要提醒大家,

目前对于毒蘑菇中毒

尚无特效解毒药,

一旦出现食用野生菌中毒的情况,

都应尽快就医,

切忌延误治疗时机。

认知毒蘑菇常见的八大误区

01

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暗淡的蘑菇没毒?

根据颜色不能简单判定蘑菇是否有毒,比如褶孔牛肝菌是颜色鲜艳的食用菌,而灰白色的灰花纹鹅膏菌是剧毒蘑菇。

02

长在潮湿处或家禽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

干净的树下一样可以长毒蘑菇,比如红菇中的一些有毒种类就生长在松林中。

03

银器来试毒,毒蘑菇与银器一起煮,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

银针验毒是小说和电视的情节,可以验砷化物(比如砒霜)、硫化物,但蘑菇毒素多为生物碱,不能与银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会发生颜色变化。

04

受伤后有分泌物或变色的蘑菇才有毒?

有不少毒蘑菇受伤后,不分泌乳汁,也不变色,而有的食用菌,比如多汁乳菇,可以分泌液体并变色。

05

被虫叮咬过的蘑菇没有毒?

许多剧毒的鹅膏菌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

06

表面粗糙、突起,菌柄有环或有菌托的蘑菇才是有毒的?

许多毒蘑菇并没有上述这些特征,比如剧毒的毒粉褶蕈。

07

毒蘑菇水一泡就变浑,无毒的泡在水里是清澈的?

变浑是因为蘑菇含有浆液,既可能是有毒的,也可能是无毒的。很多毒蘑菇泡水也不会变浑。

08

毒蘑菇做熟就没有毒了?

毒蘑菇的毒素毒性稳定且耐热,一般烹调方法根本无法破坏,加入其他的作料,比如大蒜、生姜等,也不能破坏其毒性。

生活中如何避免蘑菇中毒?

不要采食不熟悉、来源不明的菌类。到正规市场购买,选取有营业资质的店铺。加工烹调时要炒熟煮透,切忌凉拌生吃。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会与酒发生反应,引起中毒。不要轻信所谓的民间偏方去分辨有毒野生菌。

3天抢救11人!可食用菌也能导致中毒?菌类污染要小心
« 上一篇 2022年6月18日 下午8:18
将乐食用菌在第三届中国食用菌产业博览会精彩亮相
下一篇 » 2022年6月18日 下午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