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作为世界食用菌产业第一大成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餐桌上成为了不可或缺额的食品,在我国的年消费量上也在逐年增加。
从我国引进双孢蘑菇种植生产也有几十个年头了,现在是由单一的家庭种植模式向工厂化、集约化菇棚种植模式转型期,处于二者并存的局面。从2000年以后标准化菇房一座座拔地而起,曾经创造过辉煌,也成为过舆论的焦点,也有过上市的奇迹,但是他们的命运就像昙花一样淡出人们的视线,就这样前赴后继般的在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
从国外的成功经验来看双孢蘑菇的工厂化生产是我国以后发展生产的唯一目标和出路。作为劳动密集型发展起来的产业来说在转型期产生阵痛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把阵痛在短期内成为阳光产业、优势产业是每一个从业者面临的重大考验和课题。
一、产业发展模式已经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应该是我国双孢蘑菇区域发展和产值的黄金期,改变了好多农户的命运,产生了他应有的价值。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项物资和人力资源成本也在逐年增加,加大了产业的种植成本,稀释了产业的利润空间。单一的家庭种植模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已经不相适应,工厂化生产势在必行。
二、工厂化≠规模化
从2000年以后我国的双孢蘑菇生产就逐渐成为家庭模式生产和标准化菇棚二者并存的局面,在08年以后尤为明显。
一座座标准化菇棚的拔地而起,并没有给投资者应有的利润和回报。一面是投资者艰难维持或关门易张,一面是新的投资者紧锣密鼓巨资进入的局面。从菇棚的建造和机械化程度的提升无不显示现代农业欣欣向荣的局面。但是工厂化≠规模化,硬件可以复制,软件复制那就很难了。
三、没有完善的行业标准和全国统一的政策指导方针
双孢蘑菇产业在我国的兴起,是由民间引进壮大起来的,他的政治背景属于协会性质,隶属于全科食用菌协会。各地在引进项目后注册成立协会,协会无大小没有上下级隶属关系,也就不存在资源共享和相互沟通的关系了。
临时组建的地方协会,大多由离退休公务员和涉及行业的企业家组成,没有专业的技术含量和市场预测引导能力,只起到了宣传鼓动作用,只有组织没有领导能力。
四、行业门槛低,科技技术含量得不到重视
在很小的时候科学种田,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耳熟能详了,现在亩产吨梁已经不是放卫星了。然而作为一线的技术推广者和实践者对于制约行业发展的重重障碍却无能为力,如鲠在喉进退两难。
1、从业人口高龄化、低学历化
在生产实践当中,生产用工年龄一般是3861年龄段,也就是妇女近40,男劳力60岁左右,即使有个年轻的不是不屑与技术,就是管理人员。由于他们的年龄高和学历低,只能做一些简单的重复性工作,涉及简单技术方面的操作就成为天书了。比如双孢蘑菇种植当中出菇期的喷水管理问题,温度、湿度、通风三者的关系无法辩证应用,只能按时间喷水,减产那是不可避免的。
2、一线管理者以领导自居,不深入生产实践
一地引进项目的大多是当地的民营企业或私企老板,配合生产的管理者只负责协调管理,不会深入到生产一线,上网搜搜资料,闲暇时看看相关书籍,在一个种植周期过后,俨然成为行家里手,随意改制配方和用工安排,技术方就成了多余的人。
3、有条件就上,没条件也要上
有些地方本来就不具备种植双孢蘑菇的条件,为了某种考虑硬着头皮也要上,成本居高不下,草草收场在所难免。
4、决策层只管投资,不考虑市场规律和行业特点
食用菌作为农业项目当中的一员,其特点和其他农业项目都有共性,春种秋收只是个周期问题,其收益即有自然因素影响,也有人为因素存在,如何规避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一线操作工人需要一个学习和适应的周期,一般大致的两年时间,比如不可预料的自然因素干热风来临,如何去应对和技术处理等等。
而往往是老板财大气粗一郑千金,要不不上马项目,上马就要成规模,要效益,问题多多,感叹良多只好罢手。
5、老板干涉生产,随意改变配方
每位老板积累的财富都会经历一段艰辛的,关注生产无可厚非,可是查资料问专家,短期内成了实实在在的专家?随意更改配方加辅料,更有甚者简化生产程序,干涉技术方的整套生产安排,造成损失不欢而散。
技术方得不到重视已经是这个行业发展的难解诟病,凡此种种由无奈到麻木也是必然的,因为技术方也要生存吗。当然也有无良的技术提供方,我就不一一类举了。
五、政策性扶持成了扩展面积的催化剂
食用菌政策性扶持在国际上也是有案可查的,近年来政策性的扶持力度不可谓不大,产业面积也不可为不强,工厂化的座座标准化菇房也不可谓不多,但是规模越大赔钱越多,好像成为了规律,成了1+1=0的数学概念了(即投资100万,扶持100万两年之后成零了),反观家庭为单位的传统种植模式也有菇贱伤农的情形,他们的不到任何扶持,但是总体收益还是比较好的,这不能不令我们静心思考。
一般政策性的扶持应该是为了产业在当地能良性发展,资金应用更多得是技术稳定和培养当地人才等软件技术上,等技术成熟再发展规模,而往往是扶持资金的到位却是单位平米的无限扩张,在软件无法复制的情况下,前景可想而知。
六、基层高科技人才没有自己的研究领地,更难形成协作研究
由于我国的食用菌行业模式决定了高科技人才的社会地位,有在研究室研究理论的,也有像梁枝荣教授等一生扎根基层研究推广的,在研究所里研究的不了解基层的实际需求,在基层努力运作的却无法解决实验室里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作为一线专家,为了生存和研究只有疲于奔命了,浪费了大好青春,却很难出成果。
行业协作资源共享,是每个行业良性发展的必备条件,闭门造车不仅很难出成果,即使有一个小小的发现而沾沾自喜时,其实已经是别人用烂的或早已经弃用的。然而这些诟病是每个人都能看到的,却是无力解决的。
七、草根技术人才扎更基层,实践大于理论,很难为行业的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作为一线技术人才,其中也不乏有高学历和高智商的人才,每个人都想在行业里出点成绩,反观我们可以看到的书籍和资料基本清一色是产品介绍和配方比,以及管理问题,涉及研究用的理论几乎没有,想自己研究又不具备条件。列举几个实例。
1、双孢蘑菇的碳氮比我们都知道是33:1,我们没有必要去研究它的出处或意义,关键是我们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原料基础上,碳氮比是否一样,是否会影响产量。
2、原料问题比如牛粪,食草为主的黄牛和食饲料的奶牛牛粪有多大的区别,既使同是奶牛,饲养的方法不一样,所产生的粪便所产生的物质是否有区别。
3.生产当中的水分问题,在资料上说双孢蘑菇的培养基含水量在60%左右,判断的方法是手握出几滴水为标准,按力学原理,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手劲握力,那么以那个为标准?
凡此种种,有人觉得双孢蘑菇的生产技术在我国已经非常成熟了,没有必要去注意哪些旁枝末节了,但是我觉得一切事物的成功与否,细节决定了成败,也许就是这些微不住道的小小细节决定了我们和西方国家的差距。
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和野外种植是未来发展的两个方向
一、工厂化生产
双孢蘑菇工厂化的发展趋势已经势在必行,是每位从业者的共识,我没有必要浪费笔墨。
工厂化生产硬件设备以我国现有的财富已经不成问题,关键是软件问题,人才问题。
1、相关高校应该设立相关专业和实验室,为我国的食用菌健康长久发展储备高学历人才。
2、按区域划分,如一省一市哪怕一县,成立与之相关品种引进的试验机构,给技术放一个平台,培养自己的人才,在试验成功、技术成熟后,加工生产软硬件配套后组织生产。
3、由出面组织技术方,高校、实验室,相关的机械方以及电控工程方等攻关研究。
4、成立专家协作组织,各有分工,同研同荣。
5、国家或地方出台相关的配套机制,促使行业良性发展。
二、野外种植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双孢蘑菇野外种植在人们心中也许闻所未闻,有耳闻也是个概念问题,也许有人在电视上看到了这个技术,在大片的林地里人工居然能种出蘑菇,有人好奇,也有人想尝试,可是苦于没有大片的林地无法实施,其实这都是一种误解,所谓的野外种植不会局限于某块地域,只要条件具备有一片空地就可以种植。
林地种植的优点在于林地空气湿度相对较大,遮荫效果较好,温度较好控制,种植后的废料直接肥树等特点。
其实野外种双孢蘑菇并不是完全的野外自然生存状态,需要一定的,投资量很小的附属设施,比如在林地里地栽小拱棚是一种种植模式,可是在树行里搭三层架也是一种种植模式。搭架的方式是搭两个宽1米长不限的连体架,顶部搭塑料布遮雨,外用遮阳网避阴,既省却了日光棚的的费用,又提高了面积效率,同时也便于管理了。
同理只要当地气候适宜随便找一块空地都可以种植。
如果说工厂化生产是未来双胞蘑菇的的必然方向,以产出和价格赢得市场的话,那么野生化种植是弱势菇友的福音,因为野生化种植的产品品质是工厂化生产不可比拟的,如果他走的是中低端市场的话,那么野生化生产走的是中高端市场,各有千秋共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