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景英
真菌肥沃土地,孕育生命,人类已知的真菌中约有两万种可以长出蘑菇。它们形状、大小、颜色、习性各不相同。快速生长的蘑菇代表着重生与活力,可食用菇带给人类不同味觉体验的同时,也带来经济和环境的收益。5月1日,记者来到鲁北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走进山东省天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双孢菇绿色生产线。
双孢菇
扎根农村,打造鲁北地区最大的双孢菇规模化生产基地
农民收入低,且农村有大量农作物废弃秸秆、牲畜粪便需要处理,我想改变他们靠天吃饭,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差的劳作模式,让他们来获得收益。基于这样的想法,陈志滨投入到口双孢菇的种植上来。
双孢菇
今年31岁的陈志滨是山东省天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种植双孢菇已有6年的时间。他2014年还未毕业就有了创业的想法,2015年,毅然卖掉房子投入到双孢菇的种植上来。从最初的4个棚,到2021年形成28个棚,一路建设成为滨州市双孢菇规模生产的龙头企业。
从种植、采摘、包装到销售,已形成完整产业链。陈志滨介绍道,现在,已基本建设成为了鲁北地区最大的双孢菇规模化种植的生产基地。
沃土培育,绿色生产线上口蘑迅速生长
双孢菇,又称口蘑,不仅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而且是处理农业废弃物的能手。天康农业利用动物排泄物、农作物废弃物制作形成堆肥。不但净化了环境,还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那白白嫩嫩的口蘑是怎么生长出来的呢?据技术总监王建勇介绍,口蘑种植所用的发酵料,是用当地的玉米芯、玉米秸秆,加入动物粪便等形成的。经过二次发酵后,把菌种放在发酵料上后会进行第三次发酵。铺完发酵料后,再铺3-4公分培养土,使土的湿度保持在60%-65%,就完成了种植。
王建勇介绍双孢菇的种植
种植完成后通过智能控温系统进行智能控温。温度保持在23°-24°,期间通过降温的温差刺激,促进菌丝快速萌发,形成原机到子实体。子实体形成后,长势迅速,每天可长大一倍。而且它们的生长不需要阳光,只要氧气充足,6-7天,便可以从幼菇长到一级菇。
长到一级菇后营养达到最大值,品相也最好。如果不及时采摘,蘑菇会越长越大,直至开裂。因此,采摘工人需要加班加点采摘,以防止错过最佳采摘期。
工人正在采摘双孢菇
工人小心摘下蘑菇,尽量不碰它的根。只要根还在,它们就会长出新的幼菇。
采摘下来的蘑菇放入冷库,蘑菇便停止了生长,后进行称量包装不久便会出现在餐桌上。
激流勇进,疫情之后摁下快进键
蘑菇生产形成规模后,大量客商订单也蜂拥而至,高品质的口蘑也走出国门销往海外。
但是2019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迅速发展的企业摁下了缓慢键。出口这条销路也被迫停止。后来。随着疫情的反反复复,国内市场也受到了影响。封控期间,厂内的料进不来,产品也出不去,这让陈志滨犯了愁。当地镇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联合县农业农村局、科技局积极协调,打通销路,才使陈志滨这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政府扶持
陈志滨告诉记者, 疫情之下,企业发展会有困难,但是困难总是暂时的,现在我们厂区正加速复工复产,继续扩大养殖面积,把疫情期间落下的进程补回来,把暂停键调成加速键。
做大做强,为乡村振兴贡献产业力量
口蘑的种植,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的岗位。天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百分之九十的职工都是附近的村民。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将会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双孢菇
陈志滨表示,之前在南方考察的时候,那里基本上家家户户有大棚,当地龙头企业提供菌种、料、技术指导,并统一回收他们的产品,形成了一个成熟的模式。在无棣,盐碱地较多,农作物种植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他想在本地也打造这样一个特色种植的产业模式。
山东省天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志滨
如果能不受本地土壤条件的限制,发展高效、特色的农业项目,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这种收益低、受累大的劳作模式,户户种植,统一回收,实现共同富裕,这是我创业的初心也是发展的目标。陈志滨说,下一步,我们将打造以双孢菇为主线,多元化、多品种的规模化食用菌产业园。建设大型菌种、菌包研发基地,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员。从菌种研发、生产到菌包生产销售,实现自产自用自销,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到这种高效的特色农业生产之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