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
    15269955188
  • 销售经理
    17353918916

住上小高层,食用菌在“蘑菇工厂”噌噌地长个儿

在你印象中,

食用菌是这样种的?

↓↓↓

其实,

如今的食用菌种植非常高大上了

这样的↓↓↓

食用菌生产已经迈入工厂化

今天,

我们就去探一探这个蘑菇工厂

种菇父子追着气温走

在成都的李睿坚记忆里,他们的父辈种蘑菇要跟着气温不停搭棚种蘑菇。

李睿坚的父亲从1980年开始在郫都区种植金针菇,由于金针菇喜冷,每年3月一到,父亲便要从郫都往彭州银厂沟的山里走,再热一点的时候就往阿坝高原上去了。每到一处,便搭上1、2亩地的草棚种植金针菇,每次产量不过10吨左右。

父亲的辛苦,李睿坚看在眼里。

从2016年起,父子俩决心发展工厂化生产金针菇,厂房里的食用菌不再受季节影响。通过层架栽培食用菌实现高效生产。

如今,李睿坚已成为成都汇菇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他的金针菇工厂全年计算,每亩用地每天产量可超1吨。

传统的金针菇栽培方式。李小林供图

工厂化金针菇栽培方式。李小林供图

工厂化生产更加安全环保

和李睿坚一样,蓬溪食用菌产业园区里面的企业琪英菌业的董事长宋强,入驻蓬溪县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工厂化生产食用菌。

走进工厂车间,只见几十个出菇房只有几个管理人员来回穿梭,硕大紧实的杏鲍菇整齐码放在高高的层架上,肆意生长,煞是壮观。

宋强介绍道:杏鲍菇属低温型菌,一般在冬天出菇。他说,工厂化出菇房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都有精准且严格的标准,使杏鲍菇的生长环境不受外界气候影响。

工厂化生产能控制菌包原材料的品质安全,经过标准的制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流程,能保证每一批菇的品质维持在统一水平。

食用菌的接种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相比传统农法栽培食用菌,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中使用紫外线、臭氧、高压灭菌更普遍,绿色环保,从而保证产品的生态性。

据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毛木耳和药用菌栽培岗位成员张波博士介绍:

我省食用菌各主产县通过园区规划建设,推进食用菌产业向集约化、工厂化方向发展,工厂化栽培金针菇、杏鲍菇等得到快速发展。

全省已建设21个食用菌典型生态区示范基地,重点进行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设施的示范应用。

食用菌产业发展仍有短板

四川是全国食用菌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拥有1300余种大型真菌资源,其中食(药)用菌有600多种。

然而,当前我省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发掘和利用不到5%,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用菌品种不能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

面对迅速发展的工厂化生产,还有不少短板亟需解决。其中,品种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卡脖子环节。

目前大多白色金针菇品种是购买国外的品种权,授权后根据生产规模收取费用。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国内菌种使用费超3000万元。

成都丰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以蟹味菇、白玉菇工厂化生产为主。该公司建设了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并自主研发了白玉菇和蟹味菇的种源。目前,资源库里仅有这两种资源。

面对困境怎么办?专家建议

张波建议,我省应加大名贵珍稀野生食用菌资源的保护工作,保障资源可持续利用。

具体工作包括建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完善食用菌野生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体系,开展野生食用菌可持续发展技术研发与示范;

积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高食用菌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和效率;

加强食用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食用菌基地的品种更新和结构调整等。

同时,当前国内食用菌工厂化的生产工艺设计以及成套设备自主创新能力还不足,他认为这都将是产业发展的空间和希望。

后记

我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栽培食用菌,目前已发展成为西部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中心。

顺应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我省食用菌也在逐渐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工厂化生产正保持着高速发展。

当然,也如张波所说,目前面临着食用菌品种的研发,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利用的短板。

同时,食用菌工厂化的生产工艺设计以及成套设备开发,也让我们看到了商机。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它们就助力我省食用菌产业步入了超车道!

近期热点资讯

追寻稻路五个月,40多篇报道,探寻四川粮食丰收的密码

四川省首批省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镇名单公示!这些村镇上榜

热门视频

文字: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颖昳

部分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范莉

校对:左杉

审核:周艺

三农领域专业党报

福建日报漳平市:菌棒“芯”升级产业更高效
« 上一篇 2022年6月12日 上午2:24
他在塘步镇种食用菌发展前景良好
下一篇 » 2022年6月12日 上午2:24